Photo by Possessed Photography / Unsplash

2020年初对深圳楼市的总结和思考:一个停不下来的城市

Finance 金融 2020年7月9日 ~

这段时间最煎熬的可能是置换的卖家,房价一天一涨,前段时间订阅的一些房源统统在涨价,同小区的最近成交的普遍涨了50。深圳5月成交量8k+,6月破万,有些热门小区一房难求。早上办手续时,卖家还在说,现在是卖方无房心慌,买方落袋安心。

想想过年期间疫情肆虐那会,幼稚的认为可以趁着经济低迷,低价捡漏笋盘,却被啪啪打脸,迎来了一波波高潮。再次印证了人只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

网上看到一幅房价等高线图,最核心那圈基本上被新老豪宅+网红潜力股+学区房包圆了。

再看看深圳教育、医院、人口与其他一线城市的对比,以及深圳宽松的落户政策、氛围和环境,这房价怎么降?除非能够破解供需关系,否则没招。

从5月中旬决定置换,到6月5号定房,前后3周,执行算蛮高效了。相比第一套上车房,从想法到上车只用了1周,闪电般的无脑乱入。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幼稚。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发现自己在不断进步,今天的自己总比昨天要好。

对于这次买房决策,三个观点对我影响最大:

1、地段决定盘上限,在刚需地段里,买改善型产品是一种鸡头式的伪优越感,是一种错配,每当身家提升、资产裂变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的是进入更好的地段板块和更高净值的社区圈层。让我放弃在原来地段寻找改善住房的念头。

2、刚需之后,房产成为家庭资产配置中重要一环,使用价值可忽略不计。限购之下,家庭首付3成(最大杠杆)机会更显稀缺,应该尽可能最大化的利用好。一位前辈总结:应集合家庭3到5年的资本之力去最大化的撬动房产,而不要只盯着当前。(仅限深圳,其他城市请自行分析)

3、绝对拥护“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市场波动无法控制,只能顺应。深圳已经过了随处买房都能翻倍的阶段(或许是我缺乏想象力),选筹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如果考虑投资属性,应该思考“N年后,由谁来接你的盘?凭什么会以更高的价格来接你的盘?

如今深圳的年轻人首套房上车都不易,更别提称心如意的房子(家里有矿的除外),只能通过「以房养房」的方式,才能步步高升,逐渐进阶核心区域。如果第一套房子没选好,差异逐渐会显现。好比第一份工作,如果进错了行,后面想要转变,就需要花比别人更大的努力。而放在楼市,是要花更多的真金白银。

买房告一段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会太去关注楼市(主要还是因为穷)。这段时间有小伙伴看了我写的分析咨询我买房,但精力有限,无法一一回复,况且我也谈不上多专业。

最后祝大家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房子。

skyline at night

标签

JerryZ

大道至简,行者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