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垄断型企业 - 《从零到一》
作者:彼得·蒂尔(Peter Thiel)
被誉为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1998年创办PayPal并担任CEO,2002年将PayPal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把电子商务带向新纪元。2004年做了首笔在Facebook的外部投资,并担任董事。同年成立软件公司Palantir,服务于国防安全与全球金融领域的数据分析。蒂尔联合创办了Founders Fund基金,为LinkedIn、SpaceX、Yelp等十几家出色的科技新创公司提供早期资金,其中多家公司由PayPal的同事负责营运,这些人在硅谷有“PayPal黑帮”之称。他成立了蒂尔奖学金(Thiel Fellowship)鼓励年轻人在校园之外学习和创业。他还成立了蒂尔基金(Thiel Foundation),推动科技进步和对未来的长远思考。
- 横向进步,从1到N,如:全球化
- 纵向进步,从0到1,由科技创新后无中生有,如Paypal
- 寻找不一样的思想,对习惯的批判性思维
- 在潮流中不要丢弃自己的思考,这才叫反潮流的人
感想:中国最擅长从1到N,我认为与我国的教育模式很有关系。从0到1也常常称为颠覆式创新,是需要良好的创新土壤,开放心态、长期主义、容忍失败缺一不可。对于习惯性的事,敢于说不,看到更深层次的因果律或细分的差异。
- 美国科技泡沫破灭后的主流思想 vs 作者思想
- 循序渐进的改进 平庸保守 vs 大胆尝试
- 不要做过多的规划 没计划 vs 坏计划也比没计划好
- 在渐进中竞争,不要去创造市场 vs 不要参与红海竞争,应该创造市场
- 专注于产品而不是营销 vs 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感想:保守主义 vs 激进主义,没有对错,与创始人和团队能力、背景关系很大,只有适合不适合。每种模式都有成功的践行者,但往往后者的成功对世人影响更大。
- 垄断企业的谎言,用市场定位来规避垄断,如google定位为科技消费品,而实际上google在搜索占有率68%
- 在静态社会(零和),垄断是坏事。
- 在动态社会(科技),垄断是好事。垄断才有足够的利润,去研发和创新。
感想:静态社会和动态社会这个概念很棒。我理解动态社会指的是需求可以创造。习惯不是本应如此,而是受到政治、法律、伦理、技术、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制约形成的妥协。笔者创办的Paypal,敢于对纸币和传统交易体系大胆说不,伴随着网购的崛起,从而创造出在线支付需求。
- 社会法则 vs 自然法则
- 幂次法则 vs 正态分布
感想:社会法则,如搞个关系、送点好处,是可以成功,但难以持续和复制,俗称「纸老虎」。自然法则,不断修炼个人、组织的内功和活性,虽然效果不会立竿见影,却胜在可持续性,俗称「进化」。通过社会法则成功最终没转化为自然法则的个人或组织,盛极而衰的速度同样会非常的快。
幂次法则,我认为是本书的精髓或基石。笔者认为,这个世界并非正态分布的,根据帕累托定律(20/80原则),尤其是初创企业,产品和经营范围更应该聚焦和专注,而不是广撒网。「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是针对风险的,创业本身就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如何想着风险对冲就不适合创业。
从投资视角来看,分散投资也是为了博取更高的成功概率,或许东边不亮西边亮,无心插柳柳成荫。笔者是非常反对这样的思想,在他看来,分散意味着心中有所怀疑,既然你看好这条赛道,为何不倾尽全力去成就他?
放到股票投资也是一样,但会取决于你的资金量。资金量大时,最重要是保证本金安全和稳定收益,分散投资无可厚非,而且子弹充足,逢低时还有余力低吸。资金量小时,要尽可能提升以小博大的概率,保护本金同样重要。不学习、不研究,只道听途书,不形成和迭代自己的思维框架,最终就算靠运气赚的钱,也会因为实力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