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研报的正确姿势
最近被拉进了研报学习小组,总结了些读研报的Tips:
1. 搞懂研报分类,有针对性的阅读要想高效阅读
研报首先要弄清楚研报的分类,然后根据自己的目的针对性的做出选择这里推荐大家阅读的研报类型有三种:
- 第一种券商的晨会纪要:券商一般在开市前半小时开晨会,晨会内容是提前就写好的,会后会发布到网络。券商晨会纪要几乎覆盖了市场上一天内大家需要关注的所有重大事件,比看任何财经新闻效果都要更好。尤其是每周一的晨会聚合了周末的热点以及未来一周的判断,干货最是丰富!
- 第二种是行业研究报告:其中一类行业研究报告会定期跟踪行业数据,例如猪肉价格(记得18年的消费行业周报中频繁有机构预示猪周期的来临)。还有一类则是行业的深度研究,适合需要对某个陌生行业做出系统性了解的投资者,例如5G、新能源汽车等新概念和大机会
- 第三种是公司研究:一般公司研究报告只有短短几页,如果你不长期跟踪这个分析师的报告可能很难看出什么结果。这类报告的核心是:当某个事件发生时(例如财报发布、公司股权激励、并购重组等)对公司的未来预测和估值产生了影响,分析师需要根据事件本身去更新对未来的预测;还有一种深度分析报告,是分析师首次覆盖这家公司时做的全面分析,一般会讲的比较全面,适合先拿出来研读
2. 基金经理如何从大量研报中筛选关键信息
第一,读标题。
有的同学可能要问,标题不就是一句话,一下就看完了,有什么值得讲的?
其实,读标题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楚分析师整篇文章想要表达或证明的事情例如这篇分析五粮液的文章标题《估值折价之谜》,就是要让读者知道,这篇文章通篇都是在试图解开“为什么五粮液对比茅台酒估值会有折价?”这一谜题。如果能搞清楚这个问题,那么五粮液是否值得投资、解决了什么问题才能放飞估值等问题就能顺理成章的得到答案。
第二,读首页。
首页是文章精华的高度浓缩,一篇上百页的报告,基金经理可能只会看第一页。从第一页中我们可以看出文章的结构,其实也是故事主线
第三,找细节。
看完首页知道作者大概的逻辑思路后,就能对其中某一些地方提出疑问、针对性阅读,而不必通篇阅读所有细节
第四,看尾页。
尾页指财务数据预测和估值页。分析师一顿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当然是预测为了未来N年的业绩和估值变化。而这些预测都是基于一些核心逻辑和假设的,上面的一顿分析就是为了得到这些假设,所以一篇文章的精华全都在这了。有些基金公司甚至会花时间去还原卖方分析师的数据逻辑,看看三张表的勾稽 关系,一经确认,以后就可以大胆的直接看最后一页了
3. 如何看懂分析师的真实建议
熟练掌握研报黑话,由于分析师一般不会出具看空建议的报告,且出于职业审慎性的原则,不会使用盖棺定论性质的词句,因此新手在看研报时会被那些弯弯绕绕的话整懵掉:这到底在说啥玩意儿?[凋谢]其实也不能怪分析师,因为他们默认的读者是买方机构,大家都是专业人士,只要对方能看懂就没有问题了。这就像是开药方的医生和药房取药的医师一样,[悠闲]那我们普通投资者怎么识别分析师的真实态度?其实看多了也没那么复杂,关键就在于:“词不达意不看,中性词语负面看,褒义词语中性看,大赞特赞正面看”
最后精华部分
- 用词越是简单大气可信度越高
- 观点后一定要有数据证明
- 首页看不出文章逻辑的直接不看
- 没有分析师跟踪或数量很少的公司不用关注
- 平常一直更新,写着写着突然断更了的属于看空
- 调整评级和目标价格的要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