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Harpal Singh / Unsplash

今日一博:照本宣科 Vs. 实践检验

Biz 事业 2020年6月6日 ~

前几日与设计师讨论当前产品体验和界面的优化,设计师整理了一套设计理论,特实在的给我们培训了一把。

有理论依据是好事,理论指导实践嘛。打磨产品,就是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检验的过程。可理论是死的,实践却是活的,这考验的是产品经理与设计师对用户场景和需求的理解,学以致用。

比如理论说,信息提示要说人话。可怎么说才算说人话?产品受众不同,说人话的方式就不同,与受众的知识结构、使用场景等强相关。这也是为什么2B产品比2C产品设计要难。

大多数情况下,2C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自己就是用户,可以自发的理解使用场景和使用习惯。可2B产品经理和设计师大多数情况是听客户(付钱的上帝)的转述再进行理解,没有真正使用和体验过场景,导致他们无法站在最终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就好比一名18岁少女去饰演一位含辛茹苦的妈妈一样找不到感觉。

难道就没办法了么?

2B产品除了基础的工具外,本质是业务流程 + 业务功能,会涉及多种角色,管理角色和被管理角色很多时候诉求是冲突的。所以需要多去了解和理解不同角色客户的使用场景、多听客户的抱怨和意见、多去实际使用自己产品模拟各种角色,并且在自己公司用起来,只有自己用上了、用好了、用爽了,才能有信心让客户使用,并爱上我们的产品。

如果说做产品好比拍戏,我记得有这么一个事,影帝梁家辉曾为了拍好一部电影角色,专门为自己出演电影角色,写了十万字人物传记。拍摄电影前几个月,他还专门跑去收集和这部电影当中将要拍摄到的人物有关的信息,用于在拍摄时对角色人物性格进行把控。电影还没有拍摄时,梁家辉已经吃透了自己在电影当中出演的角色一切生活习惯。

如果我们做产品有梁家辉一半的精神,做不好就没有道理了!

From 百度图片

标签

JerryZ

大道至简,行者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