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节盒饭会随记 20220504
好友重开盒饭会,距首次盒饭会已快10年。本次话题非常宏观,从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探讨中国的发展。
Takeaways:
- 社会底层逻辑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市场主义、全球化等,未来会走向何方?不可知,但变化永恒;
- 舆论更多关乎立场,而非事实。讨论的4个层次:事实、观点、立场、信仰。温度是事实,冷暖是观点,利益是立场,逻辑内在自洽为信仰。想起一则故事:
有人拜访子贡,问:一年有几季?
子贡说,春夏秋冬,四季。
那人说,错,只有春夏秋三季。
两人争论不下,去问孔子。
孔子观察来人后,说,是的,只有三季。
来人满意离开。
子贡不解。 孔子说,来人一身绿衣,分明是田间蚱蜢。
蚱蜢春生、秋亡,一生只有春、夏、秋,哪里见过冬天。 在他的思维里,完全没有“冬天”这个概念,你和他争论三天三夜,都不会有结果的。
蟪蛄不知春秋,蜉蝣不知朝暮,夏虫不可语冰。
- 姓啥已不需要讨论,知道的都知道,装睡的叫不醒,不信的已中枪;
- 中国基层的质地依然稳固,近几年年轻人的盲目自信,并非好事,红转黑只在瞬间;
- 天底下的政治都是同一回事,民主和独裁只隔着窗户纸 《独裁者手册》;
- 在充分信息的前提下,谁做的决定不一定比别人做的好,或许那个决定是当时的最优解。(我认为充分信息同样是个伪命题。信息是动态变化的,决策是:组织基于已知信息做出的当下应对,本身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前者为信息的反馈时间,后者体现在信息的充分性和组织知行合一的能力)
- 过去30年的高速发展得益于社会治理机制的高效,但前提是:目标明确、单一KPI、线性增长,如今进入转型深水区,目标分歧、KPI多元、经济滞涨等,且脑力劳动的非线性给当代管理带来挑战;
- 当前社会是否有纠偏机制和能力?或纠偏需要多久?需要多大的力量?or 相信当年留下的政治遗产,实事求是、批判与自我批评;
- 高净值人群移民海外,为对冲短期政治不确定风险,保护既得收益;
- 排除短期不确定性,中长期中国应该依然是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危&机并存,国人在其他国家创业难度并不低;
- 人口红利不在,“人才”红利已来;
- 企业扩张 or 收缩?短期不确定性高,防守为主,以质换量;
- 润?另一个观点是无论走到哪,根都在这。80后留学生的感受,国不强,到哪都不一定受待见。